2015年6月26日

"電子城市" 觀後感

製作: 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地點: 前進進牛棚劇場
場次: 20 Jun 2015 (Sat) 20:00
文本: Falk Richter
導演: 陳炳釗
監製: 鄭綺釵
演員: 劉俊謙, 毛曄穎, 梁天尺, 陳秄沁, 陳瑋聰, 黃雋謙, 周詠恩

故事大綱:
在數碼化及電子化的世代裡, 生活節奏變得緊張急促, Tom (劉俊謙 飾)與Joy (毛曄穎 飾)在這種環境下因誤會而認識, 從而快速地相愛. 這種生活節奏使人壓抑及焦慮, 他們二人如何自處......

------

一直以來, 前進進公演的作品給筆者的印象是要用腦去看, 不像一般舞台劇作品般平鋪直敘, 對筆者這種只愛用眼而不太愛用腦的人來說, 其實並不太適合. 從"驚爆", "西夏旅館", "如果在末日, 一個旅人"算起, "電子城市"是筆者第四部觀賞的前進進作品, 與前三者距離差不多三年.

前三部作品, 筆者"睇完唔知up 乜", 這一部其實也不例外, 它出自德國劇作家Falk Richter 的手筆, 大概是帶出現今社會在電子化的世代裡, 人們對數碼產品的依賴已經變得不可或缺, 地域之間的距離縮短得猶如近在咫尺, 然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卻越來越遠, 從Tom 與Joy 的情侶關係, 正正表達出這種訊息.

既然不能用腦, 唯有多點用眼去留意演員們的形體動作. 在悶熱的劇場裡, 作為觀眾的筆者只是坐著, 已經熱得汗流浹背, 演員們演出時還要穿上西裝跑步, 仍能保持水準, 實在佩服. 事實上當晚場地的冷氣似乎不夠, 影響了觀眾的舒適度, 宜多加注意.

演員方面, 焦點集中於劉俊謙及毛曄穎, 其餘四位演員擔當旁述的角色, 眾人的表現在合格之上. 選擇觀賞這部作品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毛曄穎, 先前在"除非你是我"觀賞過她的演出, 對她產生興趣, 想看看她在其他類別作品的表現. 另一方面, 劉俊謙也是筆者留意的對象, 之前觀賞過"謀殺現場"及"去你的愛情", 這次他的角色與前兩部作品分別不算少, 證明他能夠對不同角色拿捏自如.

雖然筆者未能完全掌握作品所表達的意思, 如果集中在演員的形體動作及佈景設計的話, 還是值得一看.


2015年6月16日

"堅離地城" 觀後感

製作: 瓷戲劇社
地點: 葵青劇院黑盒劇場
場次: 13 Jun 2015 (Sat) 15:00
編劇/導演: 何綺微
監製: 劉寶恩
主要演員: 林永發, 李焯君, 劉嘉乾, 黃英傑, 梁卓翹, 曾圓圓, 謝蓉, 嚴摯雯, 陳暐佳, 馮俊謙, 馮天嵐

故事大綱:
志輝(林永發 飾)過著典型打工仔的生活, 每天如是, 他與諾宜(李焯君 飾)拍拖八年, 打算結婚, 然而二人思想上的分歧, 令志輝對婚姻感到猶豫, 在現實環境的規限下, 所有夢想只能擱在一旁......

------

筆者上一次觀賞瓷戲劇社的作品, 已經是三年前的"風若吹".

故事方面, 以一名典型打工仔的生活為開首, 加上其他場景及角色的襯托, 構成了現今的香港社會環境, 這正是大部份人的寫照, 筆者也不例外, 甚有共鳴感.

演員方面, 有部份參與過"風若吹"的演出, 使筆者覺得有點熟悉感, 各人的表現大致合格, 除了有些少對白不流暢, 稍為要注意一下.

尾場夢境的一幕, 以跑步及舞蹈表達"離地"的意思, 最後志輝拿起戒指, 這一幕, 編劇可能想表達...... "凡事不用太杞人憂天, 隨心所欲地去做" 的訊息.

為了生活(還是生存?), 從而要隨波逐流, 人變得像機械般, 沒有了自我和靈魂, 這是否值得? 看畢這部作品, 令筆者有以上的反思......


2015年6月9日

"詩與暴" 觀後感

製作: 王偉強
地點: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賽馬會黑盒劇場
場次: 6 Jun 2015 (Sat) 15:00
編劇/導演: 王偉強
監製: 莊婉情
演員: 陳銘鋒, 陸永昌, 朱偉業, 趙健, 盧志雄, 冼國恆, 鄭嘉欣, 梁皓恩, 張天瑜, 麥詠楠

故事大綱:
李先生(陳銘鋒 飾)在網絡上發表了一些在政府的眼中認為是"錯誤"的言論, 因而被捕, 王先生(陸永昌 飾)和黃先生(朱偉業 飾)分別用威迫及利誘的方式要求李先生在悔過書上簽字, 並承諾不會再犯, 但李先生寧死不從, 最後慘遭殺害......

------

這是編導王偉強以個人名義舉辦的劇目......

短短五十多分鐘的作品, 由五位舞蹈演員以嬉笑方式演繹中國社會的不公為序幕, 之後由趙健及盧志雄分別朗誦劉霞及劉曉波的詩句, 加上陶笛奏樂, 與主線故事交錯演繹, 達致劇名"詩與暴"的主題. 劇中沒有交待各角色的名字, 只用了王先生, 黃先生及李先生, 以李先生代表異見人士, 而且是被殺收場, 很容易便會令觀眾聯想到李旺陽事件, 這亦應該是編導王偉強的目的.

這類作品現在仍能在康文署轄下的場地上演, 凸顯出香港尚有點點的言論自由, 然而在中共對香港的管治日漸收緊的影響下, 這僅餘的寶貴東西會否終有一天消失殆盡? 這部作品, 令筆者有以上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