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5日

"第三波" 觀後感

製作: 劇場空間
地點: 上環文娛中心劇院
場次: 24 Oct 2015 (Sat) 15:00
編劇: Joseph Robinette, Ron Jones
翻譯: 勞敏心
導演: 陳桂芬
監製: 勞敏心
主要演員: 白耀燦, 鄭嘉俊, 勞敏心, 布韻婷, 邱應寶, 王卓明, 黃文軒, 胡瑋程, 洪熙文, 楊溢淙

故事大綱:
年輕的歷史科教師Ron Jones(鄭嘉俊 飾), 因為學生關於納粹德國大屠殺的提問, 作出實驗, 把自己任教的班別變成組織"第三波", 學生在嚴密監控及極權管治下, 變得甚有紀律及絕對服從, 並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其他班別的學生慕名而來要求加人, 令組織日漸坐大. 然而有些學生對組織感到懷疑, 便會被逐出課堂, 其他成員亦會排擠這些對組織"不忠"的同學.

後來, Ron 在Deanna (布韻婷 飾)的勸告下, 覺得自己開始走火入魔, 於是主動把實驗結束. 學生們亦從實驗中體驗到, 對極權的狂熱追捧及盲目服從所產生的後果......

------

再三遲到, 錯失了二十分鐘的情節......

故事以1967年4月美國加州Cubberley High School 內的歷史教學實驗為藍本, 雖然表面上是講述納粹德國的極權統治, 但套用在現今的香港及中國, 亦非常貼切. 劇中的學生們對極權的崇拜及服從, 令筆者想起文革時期的紅衛兵, 也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 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很優越, 其實被當權者利用而不自知. 另一方面, 當權力一面倒地向某一方傾斜, 獲得權力的一方在沒有制約下擴張, 絕對的權力會使人絕對腐化, "三權分立"能夠互相制衡, 避免其中一方權力過大所產生的惡果, 然而在目前的時局下, 這種珍貴的核心價值還可以維持多久......?

演員方面, 眾人大致能夠掌握所屬的角色, 加上大型鐵絲網建構成的校園佈景, 更能加強極權管治的氣氛及張力.

不錯的作品, 卻因為筆者的遲到而浪費了, 很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